众所周知,期货交易结算采取了每日无负债结算制度,又称逐日盯市制度,根据《期货市场教程》所下的定义,是指每日交易结束后,交易所按当日结算价结算所有合约的盈亏,交易保证金及手续费、税金等费用,对应收应付的款项同时划转,相应增加或减少会员的结算准备金。具体说来,就是期货交易所的结算部门在每日收市时计算出该交易日的结算价,然后再根据当日交易的结算价,结算每一位会员所持头寸的盈亏,亏损的必须通知该会员及时追加,盈余的则由期货交易所的结算部门自动划入该会员的账户,由此做到每日无负债。按同样的道理,经纪公司再根据交易所的结算通知书,对自己的每一位客户进行每日结算。可见,每日无负债结算使得会员和客户结算准备金账户确实发生了现金的流动,盈亏是实际发生的。
股票市场与期货市场是不同的,假设某股民早先以20元的价格买入某支股票,而目前该支股票的价格仅为15元,从实质上看股民已经遭受了损失,但该股民可以这样安慰自己,这只是一种理论上的亏损,只要我不将股票卖出,永远不会变成实际亏损。股票市场上的浮动盈亏与期货交易的“浮动盈亏”并不是同一概念,只要股票不被卖出,账户就不发生现金流动。
因此,期货交易与股票交易的核心区别之一就是,期货交易没有浮动盈亏的概念(当然,严格说来,在具体的每一个交易日当中还存在账户的浮动盈亏变化)。客户平仓之前的账面盈利或亏损并不是一种状态,而是有现金的流动,是实际发生的一种结果。
这两种价格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这两种价格都受供需等各种因素的制约和干扰,变化大,而且价格确定机制十分复杂。
一般来说,现货价格和期货价格所受的影响因素类似,因此两者的变化方向和幅度都基本上是一致的。但由于市场走势的收敛性,黄金的基差(即黄金的现货价格与期货价格之差)会随期货交割期的临近而不断减小,到了交割期,期货价格和交易的现货价格大致相等。从理论上来说,期货价格应稳定地反映现货价格加上特定交割期的持有成本。因此,黄金的期货价格应高于现货价格,远期的期货价格应高于近期的期货价格,基差为负。但由于决定现货价格和期货价格的因素错综复杂,例如:黄金的近、远期的供给,包括黄金年产量的大小,各国央行黄金储备的抛售等;黄金的市场需求状况,这里又包括黄金实际需求(首饰业、工业等)的变化,黄金回收与再利用等;世界和各国政局的稳定性、通胀率的高低、利率以及一些突发事件都是影响投资者心理的主要因素,进而影响黄金价格的走势;投机者利用金价波动、突发事件大肆炒作,加上各类对冲基金入市兴风作浪,人为制造供需假象。这一切都可能使世界黄金市场上黄金的供求关系失衡,出现现货和期货价格关系扭曲的现象,这时,由于黄金供不应求,持有期货的成本无法得到补偿,甚至形成基差为正值的情况,导致现货价高于期货价,近期期货价格高于远期期货价格的现象。
随着香港黄金市场等黄金市场的建立,全世界黄金市场已经连成了一个连续不断的整体,交易24小时不断。由于受上述各种因素的作用,世界市场上的黄金价格经常剧烈变动。只有中、长期的平均价格,因其中和了各种投机因素,才是一个比较客观反映黄金受供求影响下的市场价格。例如: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于1976年—1980年间的45次黄金拍卖中,实现平均价格228.56美元/盎司,该价格非常接近伦敦黄金定价市场在同一时期的平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