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3月14日,记者从全市实施“两岸青山·千里林带”暨国家储备林建设推进会上获悉,今年我市将充分利用国土“三调”成果,不断优化营造林整体结构,着力开展森林抚育和退化林修复,持续提升“两岸青山·千里林带”的森林质量。
2021年,我市启动了“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建设,拟用十年时间,在长江干流及三峡库区回水区,嘉陵江、乌江和涪江重庆段两岸第一层山脊线范围内实施315万亩营造林。两年来,我市累计完成“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建设95.7万亩,长江重庆段两岸森林植被增加,生态功能得到有效改善。
“随着国土空间的优化布局,‘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建设也将在巩固现有绿化成果的基础上,推动营林造林向调结构、提质量转变。”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为此,市林业系统围绕“三类”“四带”分类指导,科学编制“两岸青山·千里林带”相关规划,不断优化营造林结构。具体而言,在做大“增量”方面,将以宜林荒山荒地荒滩、荒废受损山体、退化林地草地、农村“四旁”、城市更新等为主,着力解决新增造林“落地”难题;在“存量”提质方面,将通过生态空间挖潜力补天窗、生产空间调结构还林草、生活空间增绿量添色彩,着力解决“存量”提质难题,力争全年完成“两岸青山·千里林带”50万亩建设任务。
与此同时,我市还将进一步深化“林长制”,深入抓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和森林防火,持续巩固提升“两岸青山·千里林带”的生态屏障功能。
在我市现有森林面积中,松林面积占比达40%,而松材线虫病被称为松树“癌症”,传播性强,死亡率高。对此,我市将抢抓冬春战疫最后“窗口期”,大力开展松材线虫疫木除治清理工作,推广疫木无害化处理,与四川及周边省市联手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加强疫病的除治质量监管,通过加大巡查力度,确保疫病能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除治。同时抢抓春季植树季节,补植补种一批阔叶林、灌木林,大力营造混交林,构建健康的森林生态系统。
此外,针对春季森林火情多发频发的现象,我市则通过设立林区卡点、高速路障等,突出抓好重点区域火源管控和重点人员行为管控,为“两岸青山·千里林带”筑牢春季森林“防火墙”。(记者 左黎韵 见习记者 陈久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