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3月27日,2023“工赋上海”创新大会在沪举行。会议聚焦国内外的产业创新和政策资源,谋划上海工业互联网新一轮发展。据了解,经过此前三年“工赋上海”行动的推动,上海市在造船、能源、消费品、高端装备、集成电路等多条产业链中,确立了约10家工业互联网链主企业,形成了行业性数字化转型“雁阵”,积极探索工业互联网链式发展的“上海模式”。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作为上海市首批“工赋链主”培育企业的船舶产业链主企业,严格按照“工赋上海”行动纲领,以国产首制大型邮轮项目为契机,不断加快数字化转型升级进程,取得了丰硕成果。此次创新大会上,外高桥造船等链主企业还举办了建圈强链结对仪式,助推船舶行业供应链等领域的协同创新战略合作。
面对大型邮轮这一巨系统工程,外高桥造船未雨绸缪,始终牢记“引领行业发展、支撑国防建设、服务国家战略”的责任使命,坚持“夯实大型邮轮主体地位、提升民船海工盈利能力”的经营方针,坚持改革创新、管理提升双驱动,一步一个脚印砥砺前行,不负船舶链主的担当。
外高桥造船在制定企业战略目标中明确提出“民船做精、海工做强、邮轮做盈”,把数字化、智能化作为未来的重点发展战略,建设智能船厂、智能船舶,实现数字化转型,夯实智能制造在国内造船业的领先地位,抢占全球智能化船厂制高点。
早在2018年大型邮轮工程的筹备阶段,外高桥造船新一代造船企业管理系统SWS Time研发正式启动。经过不断完善和研发迭代,目前已构建基于微服务框架的一体化工业级平台技术架构,建立了基于WBS工程分解结构的完整造船工程计划体系,应用基于单一数据源的设计建造一体化管理技术,推进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外部协同模式,建立基于体系化保障的邮轮质量安全管理模式,首推一体化移动协同工作平台,打通了设计、采购、物流、计划管理、完工管理等全流程,为全面推进国产首制大型邮轮项目建设赋能。
同时,外高桥造船还着力推进船舶行业三维软件与建筑行业BIM技术的深度融合,通过1000G的三维模型构建的大数据,驱动大型邮轮建造的全流程管理;应用模型轻量化技术,让三维工艺模型直达现场,构建邮轮知识图谱,规范业务执行过程,沉淀邮轮知识成果。
在船舶一体化三维数字设计方面,外高桥造船已建立面向制造的船舶三维数字设计统一的Smart 3D三维设计软件平台,实现了单一数据源、模型的共用和复用,全设计周期一体化、多专业协同、并行设计以及设计与计算分析的一体化,设计迁移、专业协同等多重功能,进而形成了基于模型定义、服务于模型数字化建造、模型生命周期管理,以及三维模型向生产制造延伸应用、仿真技术从验证向实际生产覆盖、数字化设计与数字化产线相集成应用等一系列成果。整船全系统的3D模型数据量超过1000G,工程体量、设计信息完整性全球领先。
同时,外高桥造船依托1艘30万吨级超大型原油船(VLCC)和1艘11.4万吨阿芙拉型成品油船,利用Smart 3D软件系统建立全船船体结构的三维模型,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及验证工作。目前,结构一体化三维数字设计流程基本成型,实现了基于Smart 3D模型的有限元模型高效生成、大板架建模策略、分段切分等关键技术,以及基于Smart 3D模型详细设计与生产设计之间的模型数据流动,具备了管理软件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及工程设计中的计算机辅助工程(CAE)软件二次开发能力,取得了较为丰硕的阶段研究成果。
经国产首制大型邮轮工程验证表明,外高桥造船通过Smart 3D软件系统顺利完成了该项目的设计任务,形成了全专业完整建模、超大图纸量、超大数据量的“三维一体化”设计平台,目前已在民船和海洋工程领域得到广泛推广与应用,为进一步提升中国船舶工业的数字化转型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目前,国产首制大型邮轮已进入交付倒计时。在三年多的建造过程中,尽管遭遇了疫情等各种挑战,但外高桥造船依然坚持数字化设计、智能化建造、协同化管理总目标毫不动摇,全力推进“邮轮引领、一体两翼”发展战略,勇毅前行当链主,攻坚克难摘明珠,为“工赋上海”行动贡献中国船舶的智慧和力量。